除了这些仿冒名牌家电,农村的食品安全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,除了消费者识假辨假的能力欠缺,跟监管方面的缺失也不无关系。
【校园零食 QS成摆设】
在苏北某小学门口,同学们正在争相购买一种五颜六色的小包装食品,不一会功夫,纸箱子里的果酱就销售一空,摊主又去旁边拿来了许多这样的产品,孩子们再次围了上去。
这种果酱的售价是5毛钱一个,产品的外包装上没有任何标识和文字说明。在产品的包装箱上,记者发现了这种食品的名称:甜蜜香吻植脂奶油,主要成分为氢化棕榈仁油,生产厂家为安徽巧美滋食品有限公司,包装箱上还有QS标志,证号为340302020101。但是记者登录国家食药监局网站后发现,这个QS证号根本查不到。事实上,这家企业的生产范围仅限于冷冻饮品,并没有生产植物奶油的资质,也就是说这种产品的生产根本没有取得相关部门的许可,可以直接认定为假货。
【“山寨”饮料含有禁用添加剂】
在另外一个摊位上,有一种外包装类似于“芬达”饮料汽水在出售,有桔子、柠檬、可乐等六种口味。
这种汽水的外包装虽然看上去有些粗劣,但是同样印有QS标志,生产厂家为东海县小甜心饮料厂。
记者通过国家食药监局网站查询,汽水外包装上的QS证号和生产企业以及产品相吻合,那么,这种饮料是否就可以安全饮用了呢?记者购买了十瓶这个品牌的柠檬味汽水,送往江苏省理化检测中心进行了检测,检测结果显示,这种汽水中含有国家已经禁止在饮料中添加的糖精。
江苏省理化检测中心工作人员表示,糖精作为添加剂2015年开始禁止使用,糖精是有危害的。
【城乡监管不应有别】
在农村,许多孩子家长外出打工,留守儿童一般都由老年人照看,他们的食品消费安全意识薄弱,而孩子们对这些零食的辨识能力就更谈不上。
江苏省消协副秘书长居上表示,学校缺乏相关的教育,家长对这一块也不是很关心。另外,农村摊点比较零散,监管也存在一定的难度。
根据江苏省食品监管部门的统计,全省共有食品小作坊3.5万多家,从业人员8.7万,各类食品摊贩4.9万多家,从业人员9.2万,消费群体多为城乡接合部、乡镇、农村地区居民。这些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由于生产经营条件简陋、成为食品安全事故多发区,也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之一。
居上表示,主管部门应该加强监管,消协对于农村消费者的教育也有不足。以后会多向农村消费者普及相关知识。
[编后]
城乡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和公共服务水平,确实存在着不小的差距,这也让假冒伪劣产品在农村市场有了更多的可乘之机,违法成本也要低得多。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?
我要说两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