荔枝新闻专稿(小编/周小二)
童鞋们,这次看雪可以不用去盆友圈啦~
今天的大蓝鲸:
不过,此刻正经历着“摩擦摩擦是魔鬼的步伐”的你一定在心里默默地诅咒小编……
没错,本汪昨天下午确实推过“专家称这次飘雪只是意思意思,不会积雪”o(╯□╰)o
但小编确实是从权威渠道获悉,因为气象小编昨天下午也这么说:
而且此后还一本正经地解释道:
实在是大写的“自己报的天气预报,跪着也要圆清”:
不过看到“小雪”木有停下来的迹象,南京气象君终于憋不住了,我错了行不——
行行行,你卖萌你赢啦~:)
不过——说实在的,气象君,这已经是你第几次坑我们啦?!
还记得上一次暴雪欲来山满楼的气势如虹嘛?——
讲真,那几天小编神马都没干,尽特么诚惶诚恐地等暴雪了——
结果一场暴雪之后的大蓝鲸——
o(╯□╰)o这场暴雪还能下得更薄一点嘛……
小编手快有手慢无地堆了个雪人,结果还是个广州款!
冰冻天过后,大家一定也还能哆哆嗦嗦地回忆起曾经刷屏的零下14度——
那天晚上,南京人的盆友圈里一片哀嚎~
毕竟,零下14度对大蓝鲸来说还是一种迷の寒冷……
就在蓝鲸童鞋快要把苏宁的取暖器抢断货之时,气象君又发话了:
小编翻译一下:南京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这个温度,这么冷是不可能的!
然而——【世纪大寒潮】还是毫无预兆地来了,【零下10度之零下两位数】还是来了,【南京20多年来最冷一天】还是来了,【百余水表冻裂】还是来了。
永远不要真的以为自己知道明天会发生神马。
在那场寒潮来临以前,小编也从未想过冰棍的正确出场方式是这样的:
还有去年的愚人节下雪——
3月下旬,媒体的一条雨夹雪播报一时惊醒众秋裤!
人们纷纷提前御寒保暖,那是一种比“你妈觉得你冷”更高的境界——“天气预报觉得你冷”。
于是,气象君又出来辟谣了:基本不靠谱!
于是人们纷纷收拾行装,春意盎然地走在大道上,接着被突如其来的倒春寒冻成了汪。
虽然愚人节没下雪,但4月7号紫金山上真的四月飘雪……
Anyway,说了这么多其实小编并不是想吐槽气象君。
因为吐槽气象君的事儿,很多人已经做过了→_→
摘自中国气象先生、中央气象台NO1的天气主持人宋英杰名言:“都说男人不靠谱,都说预报天气的人不靠谱,那么,中国最不靠谱的,就是预报天气的男人”。
摘自@天气预报征集民意历史:“@天气预报曾问大家伙儿,大家觉得天气预报从何而来?选项1、ctrl c后ctrl v,然后调个温度,改个天气现象;2、打牌、抓阄等立体式全方位交叉预报,得出结论;3、先看实况,再看数值模式,各种层面和要素挨个分析,再结合历史气候及自身经验(此处省略一万字),或者和首席预报员讨论半小时,纠结中哆哆嗦嗦地给出结论”。齐刷刷的评论选2选2必须选2。
既然吐槽众所周知,那么小编只想一本正经地解释——为神马气象君会出现种种不靠谱?
首先,要为气象君正名。其实目前我国针对未来24小时的晴雨预报准确率已经可以达到80%-87%,而@江苏气象和@南京气象又是全国十大气象系统微博,已经是80靠谱啦~
那么,为什么还是会偶有误判呢?
一位从事气象工作多年的气象汪是如此解释的:
【就像,你用常规套路去试探老天爷,嘿,老天爷偏不按常理出牌,绝对是吃了哑巴亏】。
#以下实况直播气象汪答小白记者问#
问:气象部门不是有很先进的计算机么?
答:嗯,计算机是很牛逼啊,可数值预报的计算量之大、运算之复杂,也很变态啊,运算起来误差那是避免不了的。何况,那帮子学大气物理出身的预报员,不是个个都是IT高手啊。
问:好吧,那卫星、雷达呢?
答:这些高科技的货,也是有软肋的好嘛。像极轨气象卫星离地球较近,分辨率较高,但是它不可能目不转睛地观察特定区域,当它在运动中偏离这个区域时,该区域就暂时成为观测的“盲区”,而有些天气现象可能恰巧就在这个时段发生。
o(╯□╰)o
所以,原谅那些气象君吧。
毕竟,大蓝鲸为我们的强身健体也是操碎了心~
“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,有一群南京人,他们一会儿穿衬衣,他们一会儿穿棉衣。他们开春以来穿越在那赤道与北极,每天涨跌十度真是够刺激!哦,坚强的南京人;哦,铁打的南京人。他们春捂秋冻拼过这种奇葩的天气,经过锻炼身体棒棒滴”。
我们还是愉快地唱着歌,淡定的知冷知热吧~:)
我要说两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