荔枝时评:“供给侧改革”本质还是考验改革的决心和艺术

2015年12月02日 11:08:59 | 来源:荔枝网

字号变大| 字号变小

  文/朱迅垚

  (作者朱迅垚,“荔枝新闻”特约评论员,资深媒体人;本文系作者为“荔枝网”及旗下“荔枝新闻”手机客户端独家供稿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)

  最近,中央高层在短时间内多次提及“供给侧改革”,这一概念成为中国经济最火的词汇。

  高密度地提及“供给侧改革”意味着官方经济学思想发生重要变化。我们知道,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是宏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概念。社会总需求包括投资需求、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三架马车”。在过去,拉动三架马车是拉动经济增长最为熟悉的方式,这种方式本质上就是针对“需求侧”。针对需求侧的经济学思想最有名的就是凯恩斯主义,其核心假设,就是人们在需求端具有“动物精神”(并非单纯的理性人),因而政府要通过增加需求刺激经济增长。凯恩斯主义因在美国罗斯福总统时期大行其道而广为人知。

  自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,若隐若现的凯恩斯主义实际上成为中国过去七八年的主流经济思想。在这种思想指导下,中国经济在最初的三四年获得了较高增长,但以2012年为拐点,有慢慢陷入凯恩斯主义陷阱的趋势。制造业陷入通缩,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严重,高端产品供给不足。金融风险加大,银行不敢放贷,企业不敢投资,释放的流动性难以进入实体经济,却刺激了资本市场的泡沫。此外,政府管制之手束缚企业,企业创新能力总体不足,僵尸企业众多。虽然中国经济仍保持着7%左右的增长率,但扩张性政策刺激经济的边际效应越来越小。

  在这样的宏观经济环境下,高层提出“供给侧改革”,可谓有史可鉴、切中要害。所谓“有史可鉴”,是指应对凯恩斯主义失效历史上不是没有药方,也不是没有成功的案例。药方是什么,就是以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为代表的“里根经济学”。面对美国上世纪70年代的滞胀危机,凯恩斯主义的药方是,需求不足,政府应该继续刺激需求,而供给经济学认为,问题不是需求不足,而是经济的供给侧出了问题,不该生产的生产太多,而消费者需要的东西缺乏供给。在这种情况下,简单刺激需求,只会令问题变得更糟。在供给经济学的指导下,里根带领美国走出“滞胀”困境,开启了近三十年的美国经济繁荣。当前中国经济的问题与当时美国的情况虽然并不完全相同,但很多症状同样是因为供给侧出了问题。

  在古典经济学模型中,并不存在过剩供给,因为供给总能找到自己的需求,但在实际经济中,过剩供给的确存在。过剩供给的本质就是有效供给不足,而无效供给过多。观察中国经济,中国人并不是没有需求,相反,我们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需求,比如教育、医疗、养老、高端服务业、高端制造业。在大城市里,优质教育是巨大旺盛的需求,名校报名常常是有人彻夜排队。在各大著名医院,更是看病难、看病贵。此外,中国人在今年十·一几乎扫荡了日本的电饭煲、马桶盖以及韩国的美妆美容产品,海外代购已经成了非常蓬勃的产业。在这些领域,我们没有需求吗?需求非常多,关键是缺乏有效供给。

  针对这些需求,单纯刺激需求没有用,人们不会愿意要自己不要的商品。可是,怎么提供有效供给呢?需要真刀实枪的改革。以医疗市场为例,中国医疗改革进行多年,但医疗市场总体仍然供小于求,医疗市场化改革仍然阻力重重。再以教育为例,民办教育改革呼吁多年,但仍然存在很多玻璃门和办学歧视,教育资源均等化和市场主体的平等待遇仍然难以落地。

  某种程度上,可以说凯恩斯主义是相对容易也是政府相对擅长的,一方面,它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,不用直接触碰既得利益群体,另一方面,它强调政府去干预经济,如加大政府投资和国有企业扩张,这些也都符合政府的诉求。相反,供给侧改革难度非常大,因为它要求改革,要真正的进行结构性调整,要触动很多群体的既得利益。比如化解过剩产能,由于部分过剩产能由国有企业创造,所以要推动国企并购重组,甚至强行优胜劣汰,势必要动一部分人的利益;比如降低企业税率,短期内要减少政府税收,也是直接动政府奶酪;再比如培育创新环境,保护知识产权,也都是颇有难度的改革。

  “供给侧改革”的本质仍然是改革,中央强调供给侧,实际上意味着中国政府意识到问题出在了哪里。但经济的理念谁都懂,真正到实际的改革中,却是一个又一个非常难啃的硬骨头,所以,供给侧改革能不能成功,还是考验改革的决心和艺术。

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,随时随地看新闻!

我要说两句

layer
快乐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