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“先给大家提几个问题,冯院长创办了多少企业,你们知道吗?我创办过200多家企业。当过董事长的有多少?有100家。创办的企业有多少家上市了呢?有20多家。我曾经开玩笑地说,上市敲钟敲得手都酸了。”在17日下午举行的“发现双创之星”走进江苏(南京)“创客说”主题分享活动上,“40后”创业家冯冠平老先生的一番话,引得现场掌声雷动。这位清华退休教授虽年逾七旬,依然在创业路上发挥余热,亲自带领中国石墨烯行业引领世界。分享会上,6位来自不同行业的“老中青”企业家与现场的创客、大学生朋友分享了他们艰辛苦涩、坚持不懈的追梦之路。实实在在的创业经验与人生智慧,拼成一桌丰盛的“精神盛宴”。“万帮新能源”薇姐:年轻是战无不胜的资本。“我在学校做了10年的团支书,一直都和年轻人打交道,自己本人从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创业,有非常多的青年时期的创业故事,所以我宁愿大家叫我薇姐,不要叫我邵总。”一上场,邵丹薇就拉近了自己与现场年轻观众的距离。80后,高学历,用10年的时间,把自己的企业从1个亿规模做到了207个亿的规模,国务院副总理马凯都对她的新能源事业竖起大拇指点赞。而在其演讲过程中,大家发现,她也是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,才走上成功之路的。做过迎宾、干过推销,无数次被拒绝、遭受过白眼……最困难的时候,邵丹薇曾一个人坐在马路边的台阶上嚎啕大哭。不过最低谷的时候往往也有触底反弹的可能,邵丹薇的创业梦想也正是在那个时刻真正建立的。“年轻人比别人有的优势是年轻,我们不服输。怕什么呢?失败了,我们的资本没了还可以再造,年轻人就要有这个精神。”薇姐这样鼓励那些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,“我希望我留下了一个种子,留在了青年的弟弟妹妹们的心里,这颗种子,会让你有一天在你困难的时候激发力量,越来越多的正能量的种子播撒给你以后,你的心里就会盛开一片森林。”“途牛网”于敦德:只要努力、创新、坚持不懈,一定能实现目标。于敦德,“80后”,23岁任博客中国的技术总监,25岁创办了自己的公司——途牛网,33岁公司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。“互联网+”创业典范的逐梦之路同样不是一帆风顺,创业第二年就碰到金融危机,2007年底公司融资时,不断地见投资人,不断地被打击,没有人信任这支年轻的团队。不过于敦德坚信,年轻就是最大的优势。“因为年轻,我们可以有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,在新的领域,在交叉的领域,我们学得更快,我们能够不断地挑战自己。”成功说服投资人后,途牛网在金融危机的寒冬里拿到了第一笔机构投资。九年的时间里,“年轻团队”一直是于敦德信心的源泉。“我们团队平均的年龄只有25、6岁,我们和每一个有着长远目标的年轻人一样,只要我们努力,只要我们创新,只要我们奋斗,只要我们坚持不懈,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目标和愿景!”“不要把生命浪费在别人身上,奔跑吧,创客!”毅达投资集团董事长应文禄这么鼓励创客;“一辈子不创业不创新,不甘心啊,人生没有意义。”带领农民从8台缝纫机开始创业的波司登集团董事长说起创业,依然满怀激情。创客们追逐梦想的过程,也为社会发展带来生机与活力。此次“发现双创之星”活动走进江苏,就是挖掘出江苏大地上的创新创业好故事,也为创客们搭建思想交流的平台,激发起亿万群众创造活力,形成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的新浪潮。
我要说两句